图片加载错误
新闻详情

留住读者,实体书店才有未来

发布时间:2024-03-29 作者: 来源: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阅读量:7349

编者按:近年来,有关实体书店的生存与发展,一直是行业内外热议的话题。不过,探讨实体书店如何深度、有效服务读者的话题,似乎并不多见。资深出版人、知名时评人赵强认为,以万圣书园为例,探讨实体书店如何留住读者,有利于实体书店的进一步错位经营和发展壮大。

前不久,万圣书园搬迁引起了读者的高度关注。有报道说,重新开张的万圣书园人流不断,几乎每个人都会买上一本或几本书,以表达对书店的敬意。

这些年来,有关实体书店的生存与发展,一直是行业内外热议的话题。不过,探讨实体书店如何深度、有效服务读者的话题,似乎并不多见。而万圣书园能够开办30年屹立不倒,充分说明了它与读者的水乳交融。它因读者的需求而生,也因读者的青睐而旺。可以说,读者是万圣书园的上帝,也是万圣书园的“衣食父母”。我以为,以万圣书园为例,探讨实体书店如何留住读者的话题,有利于实体书店的进一步错位经营和发展壮大。

万圣书园多次搬迁,为什么还能留住老读者

在京城的实体书店中,像万圣书园这样搬过四次家的实在不多。如果换一个书店,这样的搬迁估计也就该停业了。而万圣书园每一次搬迁之后,都能特色依旧,服务依旧,搬到新家,依然能保持原有的独特味道。老读者如影随形,紧紧跟随。

为了一探万圣书园落地新址的情况,我在一个星期一的下午,来到了位于海淀区五道口购物中心三楼的万圣书园。这一带汇聚了全国有名的高校。

走到三楼,很快就能看到“万圣书园”几个字。一进店里,我发现这家店同其他新落成的书店不同,几乎没有任何装修装饰。几个提振阅读士气的标语,如“通过阅读,获得解放”等赫然醒目地挂在墙上。再看所有的图书分类标识,都是用楷体书法写就,古朴别致。在书店停留的一个多小时里,前后来的读者多达50多位。这在“星期一,买卖稀”的商业惯性中十分难得。这里没有游客,没有到处拍照的“网红”,都是实实在在的读者,低着头翻书,蹲下来看书。

万圣书园的经营成功在于它的准确定位,即办一个真正服务于读者需求的学术书店,并成为京城的一座精神地标。有心人曾经统计,万圣书园的图书分类多达94个,其中社科类72个、文学类22个。在哲学类书架中,图书分类甚至会细化到每一位哲学家。

可见,实体书店必须深挖读者精神需求,把专业性、系统性做到位、做到家。

对读者极端漠视,即使颜值再高也无济于事

这几年来,我陆续走访了京城近200家实体书店。无论是“网红”书店,还是专业书店,真正像万圣书园这样,把选书、卖书做到如此专业和极致的,并不多见。

很多书店,几乎没有自己的选书标准,什么书畅销就卖什么。很多书店的分类也是乏善可陈,读者想很快地找到一本好书实在不易。而万圣书园的空间,看似逼仄,读者连坐的地方都没有,能有的空间都摆满了书。在图书的汪洋大海中,任何读者都感到自己的渺小。因此,这里能让读者的精神感到异常的充实和放松。无论是来看书、翻书、买书,这些有品质、有深度的图书,都会充盈、浸润着读者的精神世界。

我看到一则报道说,万圣书园十分重视图书采购,基本从出版社直接采购。老板到过全国各地许多出版社的库房,为了进书,还去过西藏。上架图书都是选书人员亲自甄选的,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独具特色,这是万圣书园最重要的特征。

这样精挑细选的图书,确实为读者在书海里遨游提供了诸多便利。正如书店创办者刘苏里所言,“书店要有理想有灵魂,它指导着经营的方向。甄选好书,精细分类,用心陈列,读者被打动被吸引,才会多买一本书。”

留住读者,在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读者的精神需求

周国平说:“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。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拥有各种各样的身份,例如学生、教师、作家、工程师、企业家等,但是,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,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。”“历史上有许多伟大人物,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,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,那便是终身读者,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。”这样的看法,我以为可谓鞭辟入里。

坦白地讲,这么多年,出版业对读者需求的把握一直还不够。很多出版机构不知道自己的读者究竟在哪里?很多实体书店也不知道自己的核心读者是谁?他们都来自何方?以往很多书店尝试过的会员俱乐部、文化沙龙、阅读分享会如今都形同虚设,并没有专人有效地对接读者的需求。

我一直以为,读者与出版业是相辅相成、须臾不可分离的一对亲密组合。没有读者的支持,出版业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。读者对出版物的投入直接决定了出版业的命运。万圣书园的成功,无疑得力于读者的追捧。而万圣书园对读者需求的准确把握,也有效地回应了读者诉求。可谓是书店与读者的双向奔赴。